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出 版 物:《中华中医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年 卷 期:2016年第31卷第3期
页 面:930-934页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开放课题(No.2013-ZDXKKF-19) 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No.2011-CXTD-014)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No.20130013120001 No.20120013130002) 药品评价中心项目(基于中医药典籍数据挖掘的乌头属中药药物警戒思想研究)
主 题:消食类 中药饮片 不良反应 安全问题 用药警戒 合理用药
摘 要:目的:梳理消食类中药饮片的安全事件报道,阐明其引发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原因及特点,提出消食类饮片的合理用药与药物警戒建议。方法:系统检索30年来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收集和整理12味消食类中药饮片的安全事件报道,采用回顾性研究和统计学方法对该类中药饮片ADR/ADE案例进行分析。结果:收集到消食类饮片安全问题的文献报道50篇,案例595例,涉及不良反应的饮片有5味,占消食类饮片数41.67%。其中,消食类饮片ADR/ADE的临床表现以A型为主,消化系统损害较多;引发ADR/ADE的因素主要是超剂量用药、个体差异等。结论:消食类饮片ADR/ADE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系统损害。加强消食类饮片的用药警戒,对提高该类饮片的安全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