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插管型喉罩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全麻恢复期拔管反应的效果 收藏

插管型喉罩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全麻恢复期拔管反应的效果

Effects of intubating laryngeal mask airway in prevention of extubation response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during general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作     者:曾景阳 李师阳 庄伟彬 李扬忆 陈英勒 李顺元 Zeng Jingyang;Li Shiyang#;Zhuang Weibin;Li Yangyi;Chen Yingle;Li Shunyuan

作者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麻醉科福建泉州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医院麻醉科 

出 版 物:《中华医学杂志》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年 卷 期:2016年第96卷第16期

页      面:1281-128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7[医学-麻醉学] 10[医学] 

基  金:福建省泉州市卫生局科研基金(2008006) 

主  题:高血压 脑出血 插管型喉罩 拔管反应 

摘      要:目的评价插管型喉罩(ILMA)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拔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因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120例,年龄47~71岁,格拉斯哥(GCS)昏迷指数评分11~15分,呼吸正常,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气管内插管组和插管型喉罩组,每组6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期拔除气道装置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2组患者术后恢复期拔管反应和呛咳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术前GCS评分、手术时间和术毕到4次成串刺激(TOF)=4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监测2组患者拔除气道装置即刻(T3)、拔除气道装置后1min(T4)、3min(T5)、5rain(T6)的有创动脉平均压(MAP)和心率,气管内插管组在L、T4、L、L的MAP分别为(136±20)、(130±16)、(128±12)、(125±10)mmHg(1mmHg=0.133kPa),心率分另U为(105±11)、(96±8)、(92±7)、(86±6)次/min;插管型喉罩组在L、T4、L、T6的MAP分别为(108±10)、(106±8)、(105±9)、(106±7)mmHg,心率分别为(75±8)、(76±7)、(68±5)、(67±6)次/min;2组患者各对应时间点的MAP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t=10.91、17.20,T4:t=13.72、14.69,T5:t=12.54、13.35,T6:t=13.39、11.27,均P〈0.01)。气管内插管组和插管型喉罩组拔管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和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05,P〈0.01);呛咳发生率分别为97%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8.69,P〈0.01)。结论与气管内插管比较,使用插管型喉罩早期拔除气管内导管可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的气管拔管反应及呛咳反射,可避免再次发生脑血管意外。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