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兔着床后全胚胎培养方法的建立 收藏

兔着床后全胚胎培养方法的建立

The establishment of postimplantation rabbit whole embryo culture

作     者:王卓 夏仪 朱江波 朱玉平 张天宝 WANG Zhuo;XIA Yi;ZHU Jiang-bo;ZHU Yu-ping;ZHANG Tian-bao

作者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毒理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出 版 物:《癌变.畸变.突变》 (Carcinogenesis,Teratogenesis & Mutagenesis)

年 卷 期:2012年第24卷第1期

页      面:50-55页

学科分类:100405[医学-卫生毒理学] 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基  金:国家重大科学计划子课题(2006CB932505) 军特药品关键技术子课题(2008ZXJ09014-0095) 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08GWZX0301) 

主  题:体外 全胚胎培养 发育毒性 

摘      要:目的:建立用于发育毒物研究和评价的兔着床后全胚胎培养方法。方法:取怀孕第9天(gestation day 9,GD9)的孕兔胚胎,参照Carney和Naya的方法,剥离胚胎后单瓶培养,体外培养48 h后将发育情况与文献报道的结果进行对比;并用5.0mmol/L的甲氧基乙酸(methoxyacetic acid,MAA)作为致畸阳性物对所建立的培养方法作进一步验证,采用Carney建立的兔胚胎形态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本研究中23个GD9兔胚胎体外培养48 h后,存活率为100%,头长平均增长2.15倍,卵黄囊闭合和胚胎弯曲情况、体节数、自发畸形率、形态评分均数等指标均与文献报道的体外培养发育情况相近,5.0 mmol/L的MAA显示对兔胚胎有发育毒性,包括卵黄囊闭合减少、头部肿胀、面部器官缺失、体节紊乱、尾神经管闭合不全等,形态评分低于溶剂对照(P0.05)。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兔着床后全胚胎培养方法是可行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