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太湖不同湖湾中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 收藏

太湖不同湖湾中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的氮稳定同位素特征

Characteristic of nitrogen stable isotope in Bellamya aeruginosa in different bays of Lake Taihu,China

作     者:何虎 于谨磊 章铭 刘正文 李宽意 HE Hu;YU Jinlei;ZHANG Ming;LIU Zhengwen;LI Kuanyi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广州510632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430070 

出 版 物:《湖泊科学》 (Journal of Lake Sciences)

年 卷 期:2012年第24卷第2期

页      面:282-28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5[工学-水利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41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8CB418104)联合资助 

主  题:铜锈环棱螺 氮稳定同位素 人类活动污染物 太湖 

摘      要:进入湖泊中不同氮源氮稳定同位素值(δ15N)的差异和生物对氮稳定同位素的记忆作用,可以反映流域人类活动输入的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本文调查了太湖4个湖湾(梅梁湾、贡湖湾、竺山湾和东太湖)中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的δ15N值,结果表明环棱螺δ15N值的变幅为6.9‰~18.1‰,平均值为11.2‰,不同湖湾中环棱螺δ15N值差异极显著,从高到低依次为梅梁湾(17.7‰)、贡湖湾(13.2‰)、东太湖(10.2‰)和竺山湾(7.8‰).分析认为,梅梁湾和贡湖湾接纳较多的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其周边城市如无锡、常州等地的污水处理效率有待提高;竺山湾水体氮素主要来自于农业面源污染,需降低农田化肥的使用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