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交通银行总行发展研究部上海200120
出 版 物:《中国工业经济》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年 卷 期:2008年第11期
页 面:24-3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5[经济学-世界经济]
主 题:PPI CPI倒挂 非对称供求 投资 消费 通货膨胀调控
摘 要:物价不断上涨引起了业界对通货膨胀问题的关注。近期PPI、CPI再次出现倒挂使物价问题更加复杂,PPI、CPI倒挂之谜成为人们争论的热点。为此,本文结合我国具体的市场结构,对价格决定机制作长时段考察。研究发现。非对称供求结构是造成PPI、CPI倒挂的主要原因。①我国消费市场具有供给过剩与稀缺并存二重性特征。工业消费品属于买方市场,厂商转嫁商品生产成本的能力很弱;食品及居住类消费品短期内供给缺乏弹性而难以迅速调整供求缺口,外部冲击造成该类商品出现短缺现象。由于该类商品消费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导致消费价格水平迅速攀升.从而主导CPI上涨及消费支出总量同向波动。②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投资驱动特征促使投资总水平不断高企.加大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从而推动PPI的不断上涨。因此,投资需求的拉动是PPI总体增幅不断高企的主要原因。③PPI几乎不向CPI传导。而PPI、CPI倒挂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驱动和消费持续低迷综合作用的结果。为此。当前以要素价格管制及货币紧缩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可能无法有效解决物价长期的深层次矛盾。宏观通货膨胀调控必须兼顾要素市场与消费市场的非对称供求结构。必须着力于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结构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