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采用基因芯片筛选与汗腺发育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 收藏

采用基因芯片筛选与汗腺发育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and function during development of sweat glands by using oligonucleotide DNA microarray

作     者:周岗 付小兵 谢晓华 孙同柱 

作者机构: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外一科北京100853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创伤修复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出 版 物:《感染.炎症.修复》 (Infection Inflammation Repair)

年 卷 期:2008年第9卷第3期

页      面:146-149,F0002页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资助项目(2005CB5226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672176) 

主  题:胎儿 基因芯片 汗腺 发育 

摘      要:目的:探讨人胚胎皮肤汗腺在不同发育胎龄时的基因表达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收集12周(H1)、16周(H2)、24周(H3)等3组不同胎龄胎儿皮肤,组织常规切片,显微镜下观察胚胎皮肤不同发育阶段的汗腺结构特征,提取不同胎龄的胚胎表皮组织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胚胎皮肤汗腺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光镜下可见不同发育阶段的胎儿皮肤具有典型的组织学结构,胎龄24周时汗腺结构初步形成,数量稳定。在95%的可信区间内,H2与H1样本相比较(H2/H1),差异表达基因有113个,其中下调的基因有45个,上调的基因有68个;H3与H2样本相比较(H3/H2),差异表达基因有91个,其中下调的基因有66个,上调的基因有25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包括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分子和外胚层发育因子等,与汗腺发育进程密切相关。结论:将基因芯片运用于汗腺发生机制的研究,可以较全面地反映汗腺发育及成熟过程中基因表达变化规律,寻找特异性调控基因。通过对汗腺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及功能研究,可以筛选关键步骤调控基因,指导实现分子基因水平调控皮肤创面修复和汗腺组织再生。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