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
出 版 物:《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World Notes on Antibiotics)
年 卷 期:2008年第29卷第4期
页 面:149-153,159页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05[医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15[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医学]
摘 要:自氟喹诺酮类问世以来,人们从未停止用这类药物治疗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的可行性研究。虽然新氟喹诺酮类对厌氧菌的体外活性已经得到改善,但目前临床上尚未确定其相应的敏感性临界值。药效学分析和新的临床试验结果证明,新氟喹诺酮类在临床上可以被用于治疗几类由需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咬伤、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腹腔内感染和盆腔感染等。但在实施喹诺酮疗法期间可能出现二次感染(如艰难梭菌性腹泄),也可能导致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增加。此外,随着氟喹诺酮类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拟杆菌属的耐药性也随之不断增加。因此,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日益严重,应该对新氟喹诺酮类治疗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的可行性研究给予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