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贵州大学动物疫病研究所动物科学学院贵阳550025 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1
出 版 物:《军事医学》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3年第37卷第4期
页 面:307-31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05[医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3[医学-病原生物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70127,3093000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09CB522604)
摘 要:目的建立定量评价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溶血活性的实验方法。方法以大耳白兔红细胞为靶细胞,野生型VP标准株RIMD2210633(J5421)、opaR敲除株、toxR敲除株的菌体细胞为效应细胞,通过调节感染菌量及孵育时间来优化条件,从而建立溶血活性评价模型。结果与结论 VP最佳溶血活性条件为红细胞终浓度5%条件下,用约3×106CFU的菌量感染靶细胞,37℃孵育2.5 h。opaR负调控VP的溶血活性,而ToxR正调控VP的溶血活性。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定量测定VP溶血活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