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社区人群中外周动脉病与体质量指数相关性的研究 收藏

社区人群中外周动脉病与体质量指数相关性的研究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and body mass index in a community-based population

作     者:周琳 张婕 徐瑜 刘宇 孙婉婉 任晨曦 徐敏 毕宇芳 黄韵 宁光 ZHOU Lin;ZHANG Jie;XU Yu;LIU Yu;SUN Wan-wan;REN Chen-xi;XU Min;BI Yu-fang;HUANG Yun;NING Guang

作者机构: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 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上海200025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内分泌科 

出 版 物:《内科理论与实践》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Concepts & Practice)

年 卷 期:2012年第7卷第4期

页      面:289-292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外周动脉病 体质量指数 心血管危险因素 踝肱指数 

摘      要:目的:分析上海嘉定社区人群中外周动脉病(PAD)的患病率及其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嘉定区40岁以上的社区居民5 435名。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脂的测定以及踝肱指数(ABI)的检测。将ABI0.05)。BMI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的PAD患病率分别为6.67%、6.83%和12.62%,肥胖组PAD的患病率显著高于BMI正常组以及超重组(均P0.05)。在校正了多个混杂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是PAD患病的影响因素。②与BMI正常组相比,肥胖组PAD患病风险增加了92%[比值比(OR)=1.92,95%可信区间(CI):1.32~2.75;P=0.000 5]。结论:上海嘉定社区人群中PAD患病率已达7.10%。并且,肥胖是PA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