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 版 物:《水产学报》 (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
年 卷 期:2010年第34卷第4期
页 面:489-499页
核心收录:
基 金: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新D-8002-09-0055)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罗非鱼大规格鱼种规模化培育与生态养殖技术研究(nyhyzx07-044-0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耐盐罗非鱼新品种选育(2006BAD01A1203)
主 题:尼罗罗非鱼 萨罗罗非鱼 杂交子代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b cDNA 克隆
摘 要:为探讨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及其杂交子代(Oreochromis niloticus ♀× 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 ♂)IGF-Ⅰ基因结构差异,研究IGF-Ⅰ基因与此3种基因型罗非鱼耐盐性能差异之间的关系,通过3′-RACE的方法,从鳃的总RNA分别获得其IGF-Ⅰb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长度分别为1076bp、1075bp和1079bp,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546bp、一个终止密码及含polyA信号的3′UTR;ORF编码182个氨基酸,包括信号肽(44aa),成熟肽B区(29aa)、C区(10aa)、A区(21aa)、D区(8aa)及编码70aa的E区,二级结构为混合类型;与其他脊椎动物IGF-Ⅰb序列的序列相似度达75.8%~100%;成熟肽A、B区高度保守,C区第82位后缺失2aa,E区第131位和159位分别缺失3aa和1aa;萨罗罗非鱼在E133位发生Ala/Pro氨基酸残基替换,与耐盐性强的莫桑比克罗非鱼和画眉罗非鱼一致,推测IGF-Ⅰb基因E区选择性剪切与3种罗非鱼耐盐性能差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