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中期疗效 收藏

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中期疗效

Early and midterm outcomes of acute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treated by 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

作     者:殷敏毅 蒋米尔 李维敏 陆信武 黄英 黄新天 陆民 YIN Min-yi;JIANG Mi-er;LI Wei-min;LU Xin-wu;HUANG Ying;HUANG Xin-tian;LU Min

作者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上海交通大学血管病诊治中心上海200011 

出 版 物:《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年 卷 期:2011年第31卷第12期

页      面:1741-174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主  题:导管溶栓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摘      要:目的观察导管溶栓术(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早中期疗效。方法 33例急性下肢DVT患者接受CDT治疗,以静脉通畅改善度以及大腿和小腿健、患侧肢体周径差值(患肢周径-健肢周径)评估CDT术后早期疗效,以正常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比例和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症状评分(VCSS)评估CDT术后中期疗效。结果 CDT手术技术成功率100%,发生出血并发症5例,平均CDT治疗时间(3.93±1.14)d。术后平均静脉通畅改善度(69.25±18.93)%,大腿和小腿健、患侧肢体周径差值显著小于术前(P0.01,P0.05)。成功随访29例,随访时间6~27个月。术后3个月和6个月,血栓溶解Ⅱ级和Ⅲ级患者正常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比例显著高于Ⅰ级患者(P0.05,P0.01),VCSS显著低于Ⅰ级患者(P0.01)。结论CDT治疗急性下肢DVT早中期疗效较好,严重并发症较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