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影像学诊断(附28例报告) 收藏

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影像学诊断(附28例报告)

Imaging Diagnosis of Primary Non-obstructive Megaureter(A Report of 28 Cases)

作     者:李妙玲,王秋萍,强永乾,孙兴旺 

作者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影像中心!陕西西安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影像中心!陕西西安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影像中心!陕西西安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影像中心!陕西西安710061 

出 版 物:《实用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Radiology)

年 卷 期:2001年第17卷第7期

页      面:504-506页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07[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6[医学-放射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主  题:巨输尿管症 先天性 尿路造影术 B超 

摘      要:目的 提高对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认识和诊断。方法 作者总结了 2 8例经尿路造影、B超、利尿性肾图等多种影像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静脉尿路造影及B超声像图表现。结果 本症以输尿管近膀胱段短于 3cm保持正常管径的无动力非梗阻性狭窄 ,狭窄段以上输尿管继发性显著扩张为特征 ,扩张可延及肾盂肾盏。尿路造影、B超表现为患侧输尿管明显扩张 ,以中下段为著 ,可延及全程。狭窄段以上扩张的输尿管可呈杵状、蛇头状、纺锤状或鼠尾状。透视或B超适时观察见巨输尿管蠕动频率减低 ,蠕动幅度增大 ,向下传递间断。结论 静脉尿路造影为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 ,B超、逆行尿路造影及膀胱镜为必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