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江苏南京210003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无线传感网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3 南京邮电大学宽带无线通信与传感网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3
出 版 物:《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年 卷 期:2012年第34卷第3期
页 面:582-58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0904[工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工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0809[工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08[工学] 080402[工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804[工学-仪器科学与技术] 081001[工学-通信与信息系统]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71053 61003236 60973139 61003039)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BE2010197 BE2010198) 江苏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 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03223120007)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1755)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11KJB520016 10KJB520013 10KJB520014) 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工程项目(JH10-14)) 江苏高校科技创新计划项目(CX10B-196Z 197Z 200Z) 江苏省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基金(KJS1022)资助课题
摘 要:针对传统多路径并行传输(concurrent multi-path transfer,CMT)协议无法适应卫星网络高误码特性,提出了一种CMT改进算法。首先,在缓解接收端缓存阻塞的基础上,根据链路中传输的传输序列号(trans mission sequence number,TSN)相对连续的分组时延抖动,正确判断网络的拥塞状况;然后,接收端选取返回时延最短的路径,将拥塞因子及时反馈给源端,源端调节相应链路的拥塞窗口,调整注入网络的数据量。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缓解因卫星链路差异造成的接收缓存阻塞的同时,能够根据网络状况自适应区分拥塞与误码,实现链路的高效利用。相对于传统CMT协议,改进的CMT协议在网络吞吐量、窗口抖动、时延和丢包率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