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病原生物学教研室苏州215006
出 版 物:《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chistosomiasis Control)
年 卷 期:2006年第18卷第4期
页 面:318-320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免疫诊断技术 日本血吸虫病 诊断研究 疗效考核价值 循环抗体 免疫状态 短程抗体 循环抗原 进展综述 治疗后
摘 要: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技术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可行性。检测循环抗体(CAb)成本低、操作简单、受宿主免疫状态影响小、可行性强,但治疗后抗体可多年维持较高水平,疗效考核价值不高。因此,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寻找治疗后消失较快的抗体,即短程抗体,以提高检测CAb的疗效考核价值。宿主体液中的循环抗原(CAg)则仅与活虫有关,感染一旦终止,宿主体液中的CAg也很快消失,因此检测CAg无论在诊断上,还是在考核疗效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自195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就开始进行了免疫诊断的研究,经过5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现将近年来国内外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的主要研究进展综述如下。[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