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VEGF与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研究进展 收藏

VEGF与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研究进展

作     者:韩丹 

作者机构: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学科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研室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T室 云南省放射学会 云南省放射医师协会 

出 版 物:《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13年第34卷第7期

页      面:1-3,11页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07[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0106[医学-放射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主  题:VEGF 血清 患者 生存率 恶性胸膜间皮瘤 胸腔积液 MPM 

摘      要: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或胸膜下纤维结缔组织,是一种较少的胸膜原发性肿瘤,其恶性程度较高,近年来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长期接触石棉是主要致病因素,其中云南省大姚县由于特殊的地质结构,石棉的贮藏较为表浅,致石棉纤维易于悬浮于空气中,一直是该病的高发区,病死率高达17.75/10万人[1],成为世界上少有的环境致MPM范例.在组织学上该病分3型:上皮型、纤维肉瘤型及混合型,其中上皮型所占比例最大,较为常见.由于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故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目前治疗MPM的方法有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无论是采用单模式治疗(手术、放疗或化疗)还是多模式治疗,疗效均不理想,平均生存期仅为20个月[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