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高寒沙区植被人工修复与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收藏

高寒沙区植被人工修复与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Changes of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in the Process of Human-Induced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Sandy Lands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作     者:杨洪晓 卢琦 吴波 罗天祥 杨恒华 

作者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防治荒漠化研发中心北京10009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青海省沙珠玉治沙试验站共和813005 

出 版 物:《林业科学》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年 卷 期:2004年第40卷第5期

页      面:45-4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8[工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十五"国家攻关课题 (2 0 0 0BA5 17A0 9) 973项目 (G2 0 0 0 0 4870 0 ) 科技部转化资金项目 (0 2EFN2 1670 0 777)资助 

主  题:高寒沙区 植被恢复 人工修复 种子植物 物种多样性 优势种 群落盖度 

摘      要:以 195 8年以来青海省沙珠玉治沙站流沙治理实验为基础 ,研究了高寒沙区植被人工修复过程中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 :人工治理初期沙地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_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不断增大 ,并逐渐达到最大值 ;但是随着恢复的继续进行 ,赖草会逐渐占据优势 ,上述三项指数降低。设置人工沙障后削弱了沙丘表面风沙活动对植物定居的不良影响 ,促进植物物种顺利定居并启动植被的恢复重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