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静脉应用川芎嗪对P2X受体激动剂引起足底伤害性反应的影响 收藏

静脉应用川芎嗪对P2X受体激动剂引起足底伤害性反应的影响

作     者:梁尚栋 高云 徐昌水 徐文苑 李桂林 张爱霞 王云霞 

作者机构:南昌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江西南昌330006 南昌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西南昌330006 

出 版 物:《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 卷 期:2006年第37卷第12期

页      面:1842-184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08[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60030) 

主  题:P2X3受体 受体激动剂 伤害性反应 足底 川芎嗪 感觉神经末梢 三磷酸腺苷 静脉 

摘      要:Holton发现在刺激外周神经引起逆行性血管扩张时感觉末梢有三磷酸腺苷(ATP)释放,首次提示ATP参与感觉神经的信息传递。“嘌呤能神经学说创立者英国科学家Burnstock于1996年提出,不同类型细胞释放的ATP作用于感觉神经末梢的嘌呤受体引发疼痛。分子克隆技术显示ATP作用的P2X3受体选择性表达于与伤害性感受有关的小直径背根神经节(DRG)细胞;清醒鼠足底注射ATP等P2X受体激动剂引起急性伤害性反应(缩足反应);用电离子透入法将ATP注入到健康志愿者的皮肤内引发痛反应。这些实验结果均支持Burnstock提出的假设。嘌呤受体分为P1(腺苷)和P2(腺嘌呤核苷酸)受体两大类。目前叉将P2受体分为P2X(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受体)和P2Y(G蛋白耦联受体)。[第一段]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