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重建后方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单开门桥式植骨椎板成形术对术后轴性症... 收藏

重建后方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单开门桥式植骨椎板成形术对术后轴性症状和颈椎曲度的影响

EFFECT OF MODIFIED UNILATERALLY-OPEN EXPANSIVE LAMINOPLASTY USING BRIDGE GRAFTING AND RESTRUCTING POSTERIOR LIGAMENTOUS COMPLEX METHODS ON AXIAL SYMPTOMS AND CERVICAL CURVATURE CHANGE

作     者:李雷 王欢 崔少千 李建军 段景柱 金国鑫 

作者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二科沈阳110004 

出 版 物:《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年 卷 期:2007年第21卷第5期

页      面:457-46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主  题:颈椎 椎板成形术 轴性症状 颈椎曲度 

摘      要:目的观察评价重建后方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单开门桥式植骨椎板成形术,在降低术后轴性症状发生和减少颈椎曲度丢失中的作用。方法2000年6月~2005年10月,对13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重建后方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单开门桥式植骨椎板成形术。选取其中2003年10月前78例行此手术且随访资料完整患者(改良单开门,A组),与同期69例行常规单开门手术的患者(传统单开门,B组)进行对比分析。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轴性症状及JOA评分,根据X线片计算颈椎总活动度(rangesofmotion,ROM)和颈椎曲度指数。结果A组患者均获随访24~44个月,平均33个月。B组患者均获随访24~53个月,平均35个月。手术时间:A组114±20min,B组70±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A组恢复率为67.0%±17.3%,B组为65.0%±21.4%(P0.05);A组9例(12%)、B组35例(51%)术后发生轴性症状或加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17.2±13.5,术后11.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后方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单开门桥式植骨椎板成形术,可最大限度保留并重建颈椎后方结构,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轴性症状的发生和颈椎曲度的丢失,提高了后路手术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