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森林遗传与基因工程开放研究实验室南京210037
出 版 物:《生物工程进展》 (Progress in Biotechnology)
年 卷 期:1997年第17卷第1期
页 面:6-1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理学] 08[工学] 09[农学] 071007[理学-遗传学] 0901[农学-作物学] 0836[工学-生物工程] 090102[农学-作物遗传育种]
摘 要:扩增酶切片段多态性(Amplified Restriction fragment polymorphism,简称AFLP)是由 Zabeau 等1992年发明的一项新的 DNA 指纹技术。它结合了 RFLP 和PCR 技术的特点,具有 RFLP 技术的可靠性和 PCR 技术高效性。其基本原理是对基因组DNA 酶切片段的选择性扩增。AFLP 扩增片段的谱带数取决于采用的内切酶及引物3’端选择碱基的种类、数目和所研究基因组的复杂性。实验所采用引物长度一般为16个碱基,具有较高的 Tm 值,能够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同时通过调整引物3’端选择碱基的数目可获得丰富的多态性。利用这一方法,在不需要事先知道 DNA 序列信息的情况下就可以同时进行多数 DNA 酶切片段的 PCR 扩增,典型的 AFLP 实验,一次可获得50—100条谱带。该技术为不同来源和不同复杂度基因组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