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祁连山高山草甸土壤CO_2通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收藏

祁连山高山草甸土壤CO_2通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in Soil CO_2 Efflux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from Alpine Meadow in Qilian Mountains

作     者:常宗强 冯起 司建华 苏永红 席海洋 郭瑞 CHANG Zong-qiang;FENG Qi;SI Jian-hua;SU Yong-hong;XI Hai-yang;GUO Rui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流域水文及应用生态实验室兰州730000 

出 版 物:《环境科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 卷 期:2007年第28卷第10期

页      面:2389-239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2[理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CXTD-Z2005-2) 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005CCA052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01012) 

主  题:时空变化 温度 湿度 根系生物量 高山草甸 祁连山 

摘      要: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连接Li-6400-09土壤呼吸室,在2004年生长季节对祁连山高山草甸土壤CO2通量沿海拔梯度进行了野外定位试验,统计分析了水热因子及根系生物量对高山草甸土壤CO2通量特征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土壤CO2通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化规律,沿海拔梯度土壤CO2通量随着海拔梯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其变异系数逐渐增加;就日变化而言,土壤CO2通量晚间维持在较低水平,02:00~06:00最低,在07:00~08:30开始升高,11:00~16:00达到峰值,16:00~18:30开始下降,整个过程呈单峰曲线.土壤CO2通量的日平均值介于(0.56±0.32)^(2.53±0.76)μmol.(m2.s)-1.从季节变化来看,土壤CO2通量均以夏秋季较高,春冬季排放量较低,7~8月份达到最大值[4.736μmol.(m2.s)-1],6月与9月份次之,5月与10月份基本一致,整个生长过程总的变化趋势呈单峰曲线形式.高山草甸土壤CO2通量在植物生长季与10cm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根系生物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表明高山草甸土壤CO2通量的空间变异主要受温度、水分和植物根系的综合影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