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腹壁下动脉深穿支CT血管造影在腹壁皮瓣区血液供应状况中的应用... 收藏

腹壁下动脉深穿支CT血管造影在腹壁皮瓣区血液供应状况中的应用价值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the 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perforator with CT angiography

作     者:高萍 金征宇 党玉庆 方柏荣 常备 王晓 GAO Ping;JIN Zheng-yu;DANG Yu-qing;FANG Bo-rong;CHANG Bei;WANG Xiao

作者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100730 

出 版 物:《中华放射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年 卷 期:2009年第43卷第6期

页      面:647-65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主  题: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移植 自体 腹壁动脉 

摘      要: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A(MSCTA)技术在腹壁下动脉深穿支(DIEAP)供应皮瓣术前设计中的价值。方法18例拟行DIEAP皮瓣手术的患者,应用16层螺旋CT进行CTA检查。对其轴面图像及MPR、MIP和VR重组图像进行分析,评价腹壁下动脉及其穿支的起源、管径、走行和解剖关系;同时了解腹壁浅动脉的显示情况及与腹壁下深动脉穿支的吻合情况。图像评价标准:分为A+、A-、B级。A+:血管显示浓密清晰、连续、较粗;A-:血管显示浅淡、不连续、纤细或血管部分显示;B:血管不显示。18例因其他疾病常规扫描腹腔和盆腔的患者作为评价腹壁下动脉及其穿支显示情况的对照组。结果MSCTA能够良好地显示双侧腹壁下动脉的走行;其中17例显示为A+,1例为A-;显示为A+的患者均能准确评价较粗大穿支血管的起源、皮下和肌肉内的走行和关系,同时精确定位选择的穿支血管穿出腹直肌筋膜的位置;较好地显示大多数腹壁浅动脉,并能观察到它们与穿支血管之间的吻合。CTA技术的显示结果与手术所见高度一致。结论MSCTA技术能够精确定位选择的穿支血管穿出腹直肌筋膜的位置,是术前评价腹壁下动脉深穿支血管切实可行、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