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松辽流域非点源污染TN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收藏

松辽流域非点源污染TN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NPS) Nitrogen in Songliao Basin

作     者:王秀娟 刘瑞民 何孟常 WANG Xiu-juan;LIU Rui-min;HE Meng-chang

作者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出 版 物:《水土保持研究》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 卷 期:2009年第16卷第4期

页      面:192-196,202页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5[工学-水利工程]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4CB418502) 

主  题:松辽流域 非点源污染 输出系数模型 总氮 土地利用 非土地利用 

摘      要:非点源污染可以看成由土地利用和非土地利用两者共同作用产生的,分析土地利用和非土地利用能够体现两者对于非点源污染的贡献率,可以更深入的揭示非点源污染的来源及变化规律,从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利用输出系数模型,结合ArcGIS软件,对松辽流域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的非点源污染负荷TN进行了空间模拟和变化趋势分析,并揭示了土地利用和非土地利用对松辽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5 a间,松辽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TN负荷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从80年代的129.3万t上升到1995年的141.7万t和2000年的约144.5万t。其中,由土地利用所造成的非点源污染占有很大的比例,具体到省份来说,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所占的比例最高,两者均为83%;从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流域内由非土地利用所造成的非点源污染比例日益增加,其中吉林省年均变化率最大,为4.5%,这反映了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在今后,应重点加强这几个地区的管理,完善施肥措施,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禽畜养殖粪便等的管理,从而使流域内的非点源污染得到控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