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农村的实物借贷 收藏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农村的实物借贷

Rural Credit-in-kind in China During the Early Years of 1950s and 1960s

作     者:赵学军 吴俊丽 ZHAO Xue-jun;WU Jun-li

作者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北京100093 

出 版 物:《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 卷 期:2009年第5期

页      面:127-136,16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基  金:赵学军主持的2006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农村借贷与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迁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主  题:中国农村 实物借贷 

摘      要:20世纪50年代初期及6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私人借贷的突出特点是实物借贷比较活跃。农村实物借贷经历了从主角到逐渐退居配角、由配角再度成为主角的过程。这一时期,农村实物借贷之所以成为私人借贷的主要信用形式,是在社会动荡、通货膨胀、自然灾害严重或者某些特殊情况下,借贷双方出于规避通货膨胀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而共同选择的结果。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