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3
出 版 物:《中国家禽》 (China Poultry)
年 卷 期:2009年第31卷第24期
页 面:41-43页
学科分类:090603[农学-临床兽医学] 09[农学] 0906[农学-兽医学]
摘 要:采用K-B法,对实验室分离、保存的37株不同年代、不同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用14种药物进行了体外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20世纪80年代分离株耐药性较低,耐药谱从1重耐药到6重耐药,未见5重耐药和超级耐药株,其中,3重耐药株数最多,占总分离株比例的16.2%;多数分离株对呋喃唑酮、头孢氨苄、新霉素、壮观霉素、洛美沙星和诺氟沙星等6种药物具有高度敏感性。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分离株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耐药谱从8重耐药到11重耐药,其中8重耐药菌株数最少,占总株数比例的2.7%,11重耐药最高,占总株数比例的18.9%;1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也出现新高,其中链霉素耐药率达到了94.4%。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肠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应加强重视和研究,严格控制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广泛传播以及由此带来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