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出 版 物:《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0年第9卷第1期
页 面:65-70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203[管理学-旅游管理]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09YJA63015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资源环境管理实验室开放研究项目基金(REM08003) 北京市2007年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教学研究"
摘 要: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保护区总面积为50 637.40 hm2,是河北省规模最大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保护区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包括森林、山脉、沟壑、湖泊、溪流、沼泽、湿地,为珍稀和地方性动植物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栖息地。保护区内拥有丰富的野生生物资源,包括一些珍稀和濒危物种。除了自然资源外,这一地区还拥有许多名胜古迹。在遗产资源考察的基础上,本文对这一地区的自然、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整合,指出了本区的遗产资源存在的问题,诸如人类活动、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物种减少、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旅游发展压力等。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来自污染、筑路、森林火灾和基础设施发展的威胁将会增加。其他潜在的问题还包括气候变化、酸雨、温室效应、泥石流和水资源危机。本文提出了相关保护对策,包括综合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系统、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文化景观保护、生态旅游规划等的建立和实施,以促进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