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99Tc^m-DMP444肺动脉血栓与下肢深静脉血栓显像的... 收藏

^99Tc^m-DMP444肺动脉血栓与下肢深静脉血栓显像的实验研究

Detection of experimental pulmonary thrombosis and deep venous thrombosis by ^99Tc^m-DMP444

作     者:何嘉 方纬 王峰 戴皓洁 田毅 王道宇 郭风 耿庆海 唐跃 何作祥 HE Jia;FANG Wei;WANG Dao-yu;GUO Feng;GENG Qing-hai;HE Zuo-xiang

作者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核医学科100037 动物实验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核医学科 

出 版 物:《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

年 卷 期:2012年第32卷第1期

页      面:59-62页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07[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6[医学-放射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北京市科技计划(Y0204004040731) 

主  题:血栓形成 肺动脉 股静脉 放射性核素显像 DMP444  

摘      要:目的探讨小分子多肽血栓显像剂^99Tc^m-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444在PE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动物模型中的显像效果。方法选5条杂种犬,制备左下肺动脉血栓和右股静脉血栓动物模型。注射显像剂后即刻(30s)、2、3、4、5、10、15、30、60、90和120min分别取静脉血1ml,测质量及放射性计数。以注射后即刻的血液放射性计数为100%,计算各时间点的^99Tc^m-DMP444血液清除率。注射后15、30、60、90和120min,分别进行胸部及双后肢平面显像。应用ROI方法,分别计算肺血栓/肺本底(P/L)、股静脉血栓/对侧股静脉血(D/B)和股静脉血栓/肌肉本底(D/M)的放射性比值。显像结束后,取出血栓分别测定肺动脉血栓和股静脉血栓摄取^99Tc^mDMP444的%ID/g。不同时间点均数之间的差异采用单向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99Tc^m-DMP444注射后120min的血液清除率为(65.4±3.9)%。左下肺动脉及右股静脉血栓部位放射性摄取随时间逐步增强,注射后15至120min,P/L,D/B和D/M比值分别从2.41±0.28、1.67±0.33、2.20±0.14增加至3.96±0.64、2.56±0.57、3.90±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57、7.68和9.37,P均〈0.05)。PE和后肢DVT的%ID/g分别为0.085±0.023和0.054±0.018。结论^99Tc^m-DMP444能无创性地早期检测急性PE和下肢DVT,是较为理想的小分子多肽血栓显像剂。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