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高校森林灾害预警控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4 国家林业局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4
出 版 物:《中国农学通报》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 卷 期:2012年第28卷第16期
页 面:22-29页
基 金:国家林业公益行业研究专项"干热河谷木棉纤维人工林培育关键技术研究"(201104034) 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小桐子规模化 集约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BAD32B02) "云南省高校干热河谷植被恢复创新团队" 国家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干旱条件下木棉产业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2011-35) 云南省重点学科森林保护学(XKZ200905)
摘 要:为了探讨不同的膏桐混交模式对病虫害的防控效果,通过对云南临沧地区膏桐林纯林及4种不同混交方式营造的混交林(膏桐-虾子花-坡柳-澳洲坚果-咖啡-牛肋巴-芒果-羊蹄夹星状混交;膏桐-澳洲坚果带状混交;膏桐-盾叶黄檀带状混交;膏桐-玉米带状混交)的比较研究,对病虫害的组成和结构进行野外系统调查。采用群落特征指数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种混交方式对膏桐林病虫特征及其稳定性进行研究,比较了不同混交方式膏桐林有害生物的发生格局和生物群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研究区膏桐混交林共发现47种昆虫,病原种类33种,与单一种植膏桐林相比,混交种植膏桐林昆虫群落和病害病原菌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高,而优势度指数较低。不同混交方式膏桐林中昆虫群落和病害病原菌多样性指数值大小依次为:Ⅰ膏桐-虾子花-坡柳-澳洲坚果-咖啡-牛肋巴-芒果-羊蹄夹星状混交Ⅱ膏桐-澳洲坚果带状混交Ⅲ膏桐-盾叶黄檀带状混交Ⅳ膏桐-玉米带状混交Ⅴ纯林。Ⅰ系统中昆虫群落和病害病原菌的稳定性较好,为寻求建立持久有效的混交膏桐林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方法奠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