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北京100069 蚌埠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安徽蚌埠233000
出 版 物:《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Acta Parasitologica et Medica Entom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3年第20卷第1期
页 面:1-6页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1010[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81704[工学-应用化学] 07[理学]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171598) 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科技项目(No.20111002503) 十二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No.2012ZXl0004220-012)
摘 要:本文探讨旋毛虫成虫可溶性虫体蛋白(Solubleadultproteins,SAP)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sulphatesodium,DSS)诱导的C57BL/6小鼠结肠炎的影响。将36只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PBS组)、肠炎组(PBS+DSS组)、虫体蛋白治疗组(SAP+DSS组)。小鼠连续饮用3%DSS溶液7d诱发急性肠炎,对照组给予双蒸水。诱发肠炎的同时,治疗组每天经腹腔注射25μg虫体蛋白,肠炎组注射PBS。每天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的临床表现,并进行临床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第7d将小鼠处死,观察结肠肉眼或大体病变及组织病理改变。同时提取小鼠脾淋巴细胞和肠系膜淋巴结细胞,用酶联斑点免疫试验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显示,与肠炎组相比,虫体蛋白治疗组的小鼠肠炎症状明显缓解,结肠病理变化较轻,脾淋巴细胞和肠系膜淋巴结细胞的Th1型细胞因子IFN-γ分泌水平下降,Th2型细胞因子IL-4和调节性细胞因子IL-10分泌水平显著升高。表明旋毛虫可溶性成虫虫体蛋白对DSS诱导的C57BL/6小鼠结肠炎有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