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ISS与NISS LD50的获取及其在预测创伤后并发症及死亡... 收藏

ISS与NISS LD50的获取及其在预测创伤后并发症及死亡结局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LD50 of ISS and NISS to predict complications or mortality in trauma patients

作     者:靳贺 邱俊 马迪辉 肖雅 刘政 刘雪媛 邓佳 张连阳 蒋东坡 周健 周继红 易东 严军 梁华平 Jin He;Qiu Jun;Ma Dihui;Xiao Ya;Liu Zheng;Liu Xueyuan;Deng Jia;Zhang Lianyang;Jiang Dongpo;Zhou Jian;Zhou Jihong;Yi Dong;Yan Jun;Liang Huaping

作者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一研究室、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2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四研究室、全军交通医学研究所重庆400042 第三军医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全军战创伤中心重庆400042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重症医学科重庆400042 

出 版 物:《中华创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年 卷 期:2015年第31卷第1期

页      面:70-7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基  金:军队“十二五”重点资助项目(BWS11J038) 

主  题:创伤和损伤 损伤严重度评分 并发症 预测 

摘      要:目的 获取中国汉族创伤患者ISS和新ISS(NISS)的半数致死量(LD50)并探讨其对创伤后并发症及死亡结局的预测价值. 方法 对来源于中华创伤数据库收录的6 542例汉族创伤患者进行Probit回归分析,获取ISS和NISS在不同年龄段的LD50值.再利用ISS、NISS、ISSLD50ISS和NISS LD50NISS对来源于大坪医院的1 148例汉族创伤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结局进行预测.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预测能力.通过DeLong-DeLong非参数法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指标的预测价值. 结果 16 ~44岁、45~ 64岁和≥65岁三个年龄段ISSLD50值(LD50ISS)分别为55,49和33;NISS的LD50值(LD50NISS)分别为62,56和43.在预测ARDS、MODS时,ISS/LD50ISS和NISS/LD50NISS的AUC大于单独应用ISS和NISS(P0.05),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在预测脓毒症时,ISS/LD50ISS和NISS/LD50NISS与单独应用ISS和NISS具有相同的预测价值.在预测死亡时,ISS/LD50ISS和NISS/LD50NISS的AUC均0.9(分别为0.907和0.903),表现出较高的预测价值. 结论 本研究提出中国汉族不同年龄段创伤患者ISS和NISS的LD50值,可作为早期预测创伤后ARDS、MODS和死亡结局的新方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