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丛枝菌根真菌与蚯蚓对玉米修复砷污染农田土壤的影响 收藏

丛枝菌根真菌与蚯蚓对玉米修复砷污染农田土壤的影响

Effect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nd Earthworms on Phytoremediation of As-Contaminated Soils Using Maize

作     者:肖艳平 邵玉芳 沈生元 尹睿 林先贵 张晶 白建峰 陈玉成 XIAO Yan-ping;SHAO Yu-fang;SHEN Sheng-yuan;YIN Rui;LIN Xian-gui;ZHANG Jing;BAI Jian-feng;CHEN Yu-cheng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香港浸会大学土壤与环境联合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6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 江苏省吴江市农林局江苏吴江215200 

出 版 物:《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

年 卷 期:2010年第26卷第3期

页      面:235-24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2803[工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07[理学]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江苏省社会发展项目(BS2006025) 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CXTD-Z2005-4) 

主  题:AM真菌 蚯蚓 玉米  土壤修复 

摘      要:通过持续3 a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单独或联合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和蚯蚓对玉米修复砷污染土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和蚯蚓均显著提高玉米根系的AM真菌侵染率(P0.05),且双接种处理显著高于单接种处理(P0.05);接种蚯蚓或蚯蚓与AM真菌双接种能显著提高玉米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P0.05),并促进土壤中晶态的水合Fe、Al氧化物态砷含量升高;AM真菌与蚯蚓双接种处理土壤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P0.05);与对照相比,接种AM真菌和蚯蚓均显著降低土壤砷含量(P0.05),且蚯蚓与AM真菌双接种处理土壤砷含量显著低于单独接种AM真菌或蚯蚓处理(P0.05)。可见,接种AM真菌和蚯蚓可以明显提高玉米对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