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垂体窝上口形态学特点与垂体腺瘤生长关系的影像学研究 收藏

垂体窝上口形态学特点与垂体腺瘤生长关系的影像学研究

Imaging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pituitary fossa superior orifice and growth pattern of pituitary adenomas

作     者:韦拳堂 漆松涛 彭玉平 陆云涛 龙浩 王剑新 Wei Quantang;Qi Songtao;Peng Yuping;Lu Yuntao;Long Hao;Wang Jianxin

作者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广州510515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100730 

出 版 物:《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

年 卷 期:2012年第17卷第6期

页      面:255-257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主  题:垂体肿瘤 上口 垂体窝 生长方式 形态学 影像学 

摘      要:目的探讨垂体窝上口形态学特点与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的关系。方法收集100例垂体腺瘤病人作为垂体腺瘤组,正常对照组为100例健康人。运用CT扫描观察正常人垂体窝上口与垂体腺瘤病人蝶鞍的解剖特点,并分析垂体窝上口形态学特点对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的影响。结果正常对照组垂体窝上口倾斜角为(0.79°±11.69°),垂体腺瘤组为(-1.73°±12.42°)。该夹角在正常人可分为前倾型、水平型、后仰型。肿瘤最长径与垂体窝上口之间的夹角为(91.18°±10.24°)。垂体腺瘤根据蝶鞍形态学分型,囊袋型41例,炒锅型24例,直筒型13例,筛型22例。结论垂体腺瘤基本垂直于垂体窝上口生长,垂体窝上口倾斜角决定垂体腺瘤往鞍上生长的方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