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利用缩野定位CT扫描测量三维适形调强治疗中的摆位误差 收藏

利用缩野定位CT扫描测量三维适形调强治疗中的摆位误差

Set-up errors in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measured with repeat CT scans for reducing taget volume

作     者:李云海 沈琰琦 李永春 王月琴 夏怡 陈剑 肖锋 赵森 LI Yun-hai;SHEN Yan-qi;LI Yong-chun;WANG Yue-qin;XIA Yi;CHEN Jian;XIAO Feng;ZHAO Sen

作者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放疗科上海200240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 

出 版 物:《复旦学报(医学版)》 (Fud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0年第37卷第6期

页      面:652-65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07[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6[医学-放射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上海市闵行区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0612) 

主  题:断层摄影术X线 计算机 摆位不确定度 热塑成型面罩/体膜 放疗 

摘      要:目的利用缩野定位CT扫描研究在三维适形调强治疗中热塑成型面罩/体膜固定的摆位不确定程度,并探讨不同部位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外放间距。方法对77例放疗患者进行前后两次CT扫描,第二次CT扫描为靶区缩野定位扫描,仍采用原有固定装置,保证摆位及固定方法、扫描参数及扫描范围与首次CT扫描完全相同。选取相同的解剖骨性标志点为原点建立坐标轴,测量左、中、右3个标志点在坐标轴X、Y、Z方向上的数值,前后两次数值差的绝对值即为标志点在治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结果左、中、右3个标志在不同部位肿瘤患者两次CT扫描之间的差距无一致性,头部及头颈肩部固定的摆位误差较小,胸部及腹盆部的固定摆位误差较大,胸部及腹盆部的误差均值均大于3 mm。头部和头颈部肿瘤PTV外放间距为3~8 mm,而胸部和腹盆部肿瘤PTV外放间距则为6~16 mm。结论即使两次激光标志点吻合相当精确,相对于骨性解剖标志点仍产生偏移。放疗必须要求足够的质控措施来保证治疗的精确,尤其是胸部及腹盆部肿瘤的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可能是解决手段之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