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1331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技术研究院天津300457
出 版 物:《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PETROLEUM GEOLOGY & 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
年 卷 期:2010年第29卷第2期
页 面:35-39页
学科分类:0820[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工学] 082002[工学-油气田开发工程]
基 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08BB6068) 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KJ081412)
主 题:储集空间 演化模式 控制因素 鲕滩储层 飞仙关组 四川盆地东北部
摘 要:根据川东北地区野外露头、岩心的观察,镜下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微观鉴定,结合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孔隙的大小、形态、成因及与岩石结构的关系,研究了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各类储集空间的特征、演化模式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储集空间类型可分为粒间残余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晶间溶孔和裂缝.储集空间演化模式归纳为3种类型:滩相鲕粒灰岩型、滩相鲕粒白云岩型和非相控型.储集空间的形成受到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