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模拟放牧对天山北坡草甸草原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收藏

模拟放牧对天山北坡草甸草原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Effect of simulated grazing on carbon storage of meadow grassland ecosystem in the north slope of Tianshan Mountain

作     者:孙霞 丁娓 贾宏涛 金俊香 Sun Xia;Ding Wei;Jia Hong-tao;Jin Jun-xiang

作者机构: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干旱区土壤与植物生态过程实验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出 版 物:《草业科学》 (Pratacultural Science)

年 卷 期:2016年第33卷第3期

页      面:377-38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503[农学-草业科学] 0909[农学-草学] 0905[农学-畜牧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基  金: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XJDX0209-2011-03) 土壤学自治区重点学科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干旱区土壤与植物生态过程实验室 

主  题:放牧强度 草甸草原 碳密度 碳储量 

摘      要:为了揭示模拟放牧对天山北坡草甸草原有机碳储量的影响,在2012-2013年采用刈割模拟放牧方式设置休牧、轻牧、中牧、重牧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下地上活体植物、凋落物、根系和土壤的有机碳储量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地上植被生物量碳储量、凋落物碳储量和总碳储量均表现为休牧轻牧中牧重牧;根系碳储量呈轻牧休牧中牧重牧,与轻牧相比,中牧和重牧分别下降了42.25%和72.41%;土壤碳储量表现为休牧中牧轻牧重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根系碳储量逐渐减小;土壤有机碳密度随土壤深度增加则呈现不同的变化,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根系和土壤碳储量表层化趋势显著,0-20cm土层约占总碳密度的40%。碳储量的含量表现为土壤根系地上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密度最多,占85%以上;凋落物碳储量最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