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的神经元轴突自噬作用 收藏

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的神经元轴突自噬作用

Autophagic role of neuron axon during regeneration of rat sciatic nerves

作     者:朴仲贤 王万山 徐锡金 王启伟 韩明虎 朴英杰 

作者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广东汕头515041 第一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广东广州510515 西南大学达拉斯医学中心精神病学部德克萨斯达拉斯75390 

出 版 物:《电子显微学报》 (Journal of Chinese Electron Microscopy Society)

年 卷 期:2004年第23卷第5期

页      面:540-54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1[医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发展项目(973)子课题(G1999054308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30300191) 

主  题:神经元轴突 大鼠 髓鞘 坐骨神经再生 术后 巨噬细胞 变性 自噬作用 胞吞 微管 

摘      要: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变性轴突清除中的自噬作用。方法:横切大鼠坐骨神经制作wallerian变性模型,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取远断端组织行电镜结构观察和酸性磷酸酶(AcPase)活性检测。结果:坐骨神经横切后轴突发生变性,主要变化为术后第5h~2d轴质肿胀,轴突与髓鞘分离,术后第4d轴质浓缩,轴突与髓鞘完全分离形成游离轴突体。术后初期变性轴突主要形成大小不等的空泡,后期轴突与髓鞘完全分离并形成较大的游离轴突体,轴突体外包一层轴突膜是神经元细胞膜的延续,轴突体轴质浓缩,含大量各级自噬泡和纵横交错的神经丝、微管和微丝。经酸性磷酸酶(AcPase)染色证实自噬泡均呈AcPase阳性,第7d后轴突体被降解吸收,形成的空腔内偶见巨噬细胞。结论: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变性轴突的清除主要靠轴突自身的自噬和施万细胞吞噬机制,而巨噬细胞只起辅助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