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冕流波及其冕震学应用研究综述 收藏

冕流波及其冕震学应用研究综述

A review on streamer waves and associated coronal seismological study

作     者:陈耀 冯士伟 宋红强 李波 孔祥良 夏利东 李醒 李刚 

作者机构: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 亚伯里斯威斯大学数学与物理研究所 阿拉巴马汉茨维尔大学物理系空间等离子体与高层大气物理研究中心 

出 版 物:《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年 卷 期:2011年第46卷第10期

页      面:66-7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401[理学-天体物理] 0704[理学-天文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25014,40890162,40904047(李波),40974105(夏利东),41028004(李刚)) 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2007B24)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0DQ016(宋红强)) 

主  题:日冕 日冕物质抛射 冕流波 冕震学 

摘      要:综述了我们近两年来在冕流波(Streamer Waves)现象研究方面的进展。冕流波是由日冕物质抛射(CME)和冕流结构相互作用所激发的、沿等离子体片向外传播的波动过程,是迄今发现的最大尺度的日冕波动现象。冕流波被解释为由冕流等离子体片片状结构所支持的快体积扭曲模式。基于这一理解,我们结合有关的太阳风速度和数密度方面的观测限制,发展了一种新的冕震学方法,可利用波动参数的观测结果推断冕流等离子体片区域在3-10太阳半径范围的阿尔芬速度和磁场强度的径向剖面。我们还在第23太阳活动周内找到了8例较好的CME-冕流摆动事件,其中5例被认定为冕流波事件。比较这些事件发现,导致冕流波激发的CME都具有很高的喷发速度和角宽度,CME与冕流大都从侧面发生相互作用,且作用的最初位置大都位于C2视场的底部或下方,所有正面CME均伴有耀斑现象。这些共同观测特征为我们理解冕流波的激发条件提供了线索。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