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杨树溃疡病和杨树生长对修枝的响应 收藏

杨树溃疡病和杨树生长对修枝的响应

Responses of Poplar Canker and Growth to Pruning

作     者:赵阳 朱景乐 马志刚 梁军 张丽敏 孙利娟 孙志强 Zhao Yang;Zhu Jingle;Ma Zhigang;Liang Jun;Zhang Limin;Sun Lijuan;Sun Zhiqiang

作者机构: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郑州450003 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重点试验室) 河南濮阳林业科学研究所 

出 版 物:《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14年第42卷第7期

页      面:112-11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基  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9B0801) 

主  题:107杨 修枝 杨树溃疡病 发病指数 生长指标 

摘      要:为了探索修枝对杨树溃疡病发病及其生长的影响,以3年生和5年生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74/76’)为研究对象,从2010—2013年在河南省清丰县分别开展了修枝季节(冬季和夏季)、修枝强度(1/3H,2/3H)对树木生长和溃疡病发病状况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5年生杨树修枝后经过3 a生长,夏季修枝显著降低了树木的高生长和径生长,并且导致发病指数显著高于冬季修枝和对照组,而冬季修枝对林木的高生长、径生长以及发病指数无显著影响;3年生杨树修枝后经过1个生长季,不同强度的修枝均对林木的高生长和径生长产生了负效应,并且修枝强度间的发病指数差异显著。经过修枝处理,2个林龄组的枝下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季节的修枝处理间枝下高无显著差异,而不同修枝强度的枝下高差异显著。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林木发病指数与胸径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因此,本研究揭示:修枝时树木胸径不宜太小,应选择在树木速生期时开展修枝抚育,同时修枝管理宜在不削弱树势的前提下,并适当结合杨树人工林的培育目标进行;未来急需开展针对不同杨树栽培品种的最佳修枝年龄、最佳修枝胸径等方面的研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