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柴胡-黄芩水煎液中不同有效化学成分群配伍的解热作用比较研究 收藏

柴胡-黄芩水煎液中不同有效化学成分群配伍的解热作用比较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n antipyretic effects of different effective chemical compositions in Bupleurum-Huangqin decoction

作     者:苏丙贺 Su Binghe

作者机构:本溪市红十字会医院118100 

出 版 物:《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年 卷 期:2019年第25卷第4期

页      面:543-546页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主  题:柴胡-黄芩 解热 化学成分群 皂苷 多糖 

摘      要:目的 本实验通过观察比较柴胡-黄芩水煎液以及柴胡-黄芩水煎液中去除皂苷及多糖后的有效化学成分群配伍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探讨二者的作用机制及其差异。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的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水煎液组及配方组,每组10只,模型组、水煎液组及配方组使用以80μg/kg为剂量的LPS腹腔注射诱导大鼠的发热模型,同时予两给药组等剂量的柴胡-黄芩水煎液及柴胡-黄芩水煎液中去除皂苷及多糖后的化学成分群配方(每组剂量与原药材折合比例均为1∶100),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予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完成后,分别在30、90、150、210、270及330 min时连续观察大鼠的体温变化,观察各组体温变化并计算体温变化值。结果 较模型组相比,水煎液组和配方组的ΔT值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P0.05或P0.01),且ΔT-time曲线明显下移;配方组在150~330 min时,体温变化较为平稳,且ΔT较水煎液组始终处于较低水平(P0.05),在90 min时尤为显著(P0.01)。结论 柴胡-黄芩水煎液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在去除皂苷类和多糖类化学成分群后具有更加显著的解热作用,提示皂苷类及多糖类化学成分群可能具有拮抗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