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102488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市102400
出 版 物:《中国流通经济》 (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
年 卷 期:2015年第29卷第1期
页 面:57-63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摘 要:物流信息化指相关主体在已有的物流资源框架下,通过应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并改善物流绩效。当信息化应用达到一定程度时,信息流对原有物流资源配置、物流组织方式及运营方式的革命性影响会逐步显现,进而提出突破原有物流资源架构、以信息流转变原有物流方式的要求,于是由物流信息化转型为信息化物流。信息化物流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物流系统,该系统中的各主体能够自主获得与资源配置、运营作业等相关的物流信息,以支持其作出最优决策,该物流系统能够引导物流行业中的不同参与主体走向有序、协调、共生、高效的竞争格局。信息化物流具有开放性、社会性(公共性)、生态性特征,由运营主体、支撑体系、信息平台、政策变量等要素组成。信息化物流作为一个社会物流系统,其主要输入和输出分别是物流运作信息和物流基础设施服务。信息化物流在实践领域的发展表明,电子商务背景下,当信息化遇到传统物流业时,必将推动传统物流运作朝着信息化物流方向转型,信息化物流将成为物流业特别是快递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并深刻影响我国商业流通模式的发展。信息化物流作为一种全新的物流运作业态,将通过物流信息共享来实现对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从而深刻影响甚至再造我国物流业,其对整个流通业运作模式的冲击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