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矽卡岩矿床的汇流扩容空间控矿机制及其对深部找矿的意义:以铜陵... 收藏

矽卡岩矿床的汇流扩容空间控矿机制及其对深部找矿的意义:以铜陵—安庆地区为例

The controlling mechanism of ore formation due to flow-focusing dilation spaces in skarn ore deposits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deep-ore exploration:Examples from the Tongling-Anqing district

作     者:刘亮明 疏志明 赵崇斌 万昌林 蔡爱良 赵义来 LIU LiangMing;SHU ZhiMing;ZHAO ChongBin;WAN ChangLin;CAI AiLiang;ZHAO YiLai

作者机构:中南大学计算地学研究中心长沙410083 

出 版 物:《岩石学报》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08年第24卷第8期

页      面:1848-185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709[理学-地质学] 070901[理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理学]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2195) 教育部博士学科点基金(20050533038)成果 

主  题:矽卡岩矿床 成矿动力学计算模拟 汇流 扩容 深部找矿 铜陵-安庆地区 

摘      要:本文以铜陵—安庆地区凤凰山铜矿和安庆铜矿为例,通过野外地质分析和计算模拟实验探讨了浅成岩体冷却过程中接触带上汇流扩容空间对矽卡岩矿体的控制。在凤凰山矿田和安庆矿田,围绕新屋里岩体和月山岩体的接触带上矿体的分布极不均匀,形成大规模矽卡岩矿体的位置既与接触带本身的特征有关,也与构造变形有关。矿体的边界特征以及与矿体密切相关的角砾岩的特征表明水压致裂在赋矿扩容空间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矿体的围岩蚀变特征以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来自岩体和围岩的流体的混合以及高压流体的减压沸腾可能是矿石沉淀的主要机制。新屋里岩体和月山岩体的同构造冷却过程力学变形—传热—流体流动耦合动力学计算模拟结果显示:所有矿体都位于汇流扩容空间内,且主矿体位于最大最强的汇流扩容带内,这表明力—热—流耦合作用形成的汇流扩容空间不仅控制了矿体的位置,也控制了矿体的规模。在铜陵—安庆地区开展深部找矿勘查,应该将重点放在大规模高强度的汇流扩容区,特别是还没有发现大规模矿体的汇流扩容区,凤凰山和安庆铜矿深部找矿已取得的成果证明了汇流扩容空间控矿模式对这一地区深部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