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北京10087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北京100035
出 版 物:《现代地质》 (Geoscience)
年 卷 期:2010年第24卷第1期
页 面:131-13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理学-地质学] 070901[理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理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4026 40774051 4097406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40830316)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J0911 J0915)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6DFA2134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GDL0901) 中国国家专项项目"深部探测技术实验与集成"(SinoProbe-02)
主 题:青藏高原北部火山岩区 低速体 印度岩石圈地幔 层析成像
摘 要:青藏高原北部发育的大量新生代钾质、高钾质火山岩体的成因一直是个谜。利用布置在青藏高原内部及其周缘的305个临时宽频地震台站和固定地震台站记录到的9649个远震事件,共139021条P波初至到时资料对青藏高原深部结构特征进行了层析成像反演研究。结果显示,印度岩石圈地幔俯冲前缘已经到达了羌塘地体中部之下,在俯冲前缘存在一个从地幔深处延伸至地表的大规模低速体。该低速体可能是由于印度岩石圈地幔前缘俯冲进入软流圈深处而引起地幔热扰动,造成深部软流圈地幔的热物质向上扩散而形成的深部地幔物质上涌通道;该通道为青藏高原北部的新生代钾质、高钾质火山岩体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因此,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可能是印度岩石圈地幔持续北向俯冲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