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西藏喜马拉雅冷杉年轮δ^(13)C与气候意义 收藏

西藏喜马拉雅冷杉年轮δ^(13)C与气候意义

作     者:刘晓宏 秦大河 邵雪梅 陈拓 任贾文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出 版 物:《科学通报》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年 卷 期:2003年第48卷第11期

页      面:1209-121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3[理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基  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KZCX1-10-09,KZCX2-SW-118,KZCX1-10-0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创新项目(210506)资助 

主  题:喜马拉雅冷杉 年轮~δ(13)C 气候重建 

摘      要:对采自青藏高原东南部林芝地区的喜马拉雅冷杉进行交叉定年后,分析了喜马拉雅冷杉年轮δ^(13)C序列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去除大气CO_2浓度升高导致大气CO_2中δ^(13)C下降和生长趋势的影响后,建立树轮δ^(13)C值的残差序列△^(13)C。利用附近林芝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树轮△^(13)C序列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冷杉δ^(13)C的高频振荡与该地区前一年的9~11月降水和相对湿度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并存在强的滞后效应。通过建立回归方程重建了该区域的秋季(9~11)月相对湿度序列,解释方差达37.9%。重建相对湿度序列表明1800年前相对湿度变化周期较短、变幅较小,1800~2000年则相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