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儒道互补人格结构的可能、必然与完成——对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 收藏

儒道互补人格结构的可能、必然与完成——对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学考察

作     者:陈明 

出 版 物:《北京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of Beijing)

年 卷 期:1989年第2期

页      面:4-1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303[法学-社会学] 03[法学] 

主  题:人格结构 古代知识分子 儒道互补 士大夫精神 儒家 文化 观念系统 政治秩序 情感系统 意识形态 

摘      要:对个体而言,知识分子的人格结构是由所属文化之结构体系模塑而成.但是,如果把文化视为一宗历史的存在,从发生学上对它自身的结构加以把握,我们又不得不对这一文化所属的自然环境,尤其是处于这一环境系中人这个文化创造主体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综合的研究.经籍典章中的诸思想观念只有还原于特定历史主体的心灵之中,才能获得其全部意义.一个文化的价值系统集中体现在该文化的精英集团身上,士大夫被汤彤先生视为中国社会的主干.马克思·韦伯也所见略同,肯定士大夫在中国社会结构中所具有的功能和居有的地位.本文也认为士大夫乃是一个文化精英集团,并以他们为对象,从文化心理学角度对其人格结构进行考察,从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文化承担者古代知识分子的特点.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