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系微生物教研室武汉430030
出 版 物:《中国公共卫生》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年 卷 期:2009年第25卷第1期
页 面:90-92页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05[医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3[医学-病原生物学] 10[医学]
主 题:食管癌 螺杆菌 16S rDNA 炎性信号通路P—iKb-α
摘 要:目的研究食管癌中是否存在螺杆菌感染及其与炎性信号通路的关系,探讨螺杆菌感染以及所产生的慢性炎症在人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收集食管癌标本37例和正常食管标本1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螺杆菌16S rDNA,并进行基因测序及与幽门螺杆菌(Hp)同源性比较。阳性者再扩增Hp特异性毒力基因(cagA,babA2,vacA)。随后将Hp标准株NCTC11639和NCTC11637分别与食管鳞癌细胞株EC109共培养不同的时间,蛋白印迹(Westem blot)检测炎性信号通路中P—IκB—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食管癌组织中螺杆菌16S rRNA基因的检出率为31.6%(12/37),正常人食管组织均元阳性表达。对阳性标本16S rRNA基因测序及同源性比较,食管癌组织中螺杆菌序列与Hp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达99%~100%。12例阳性标本中分别有cagA阳性4例,babA2阳性8例,vacA阳性3例,阳性率分别为33%,67%,25%。EC109与Hp标准株共培养不同时间后,P—IκB-α显著升高。结论食管癌组织中存在螺杆菌感染,该螺杆菌可能为Hp或者其他亚种。螺杆菌感染导致食管粘膜慢性炎症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P—IκB-α炎性信号通路的持续作用可能为分子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