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南京大学商学院 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出 版 物:《云南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年 卷 期:2019年第2期
页 面:55-62,18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203[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互联网金融引致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演化机理及综合管控研究"(项目号:16BJY179) 2019年度贵州财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中国M2增长原因及其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项目号:2019yj00)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财政政策 过度刺激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固定资产投资
摘 要:中国多年来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容易矫枉过正或过度刺激,其表现是初始财政刺激措施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迫使政府追加刺激,但结果却是刺激过度,政府又不得不采取反向的降温措施。财政政策刺激过度产生的原因与固定资产的短期通货紧缩效应有关。传统理论从供求渠道来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的通货膨胀效应,得出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必然引发通货膨胀的结论。但从另一个角度进行研究就会发现,在固定资产投资与通货膨胀之间,还存在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在这一传导机制的作用下,固定资产投资会引发短期通货紧缩,而不是通货膨胀,这给政策制定者带来刺激不足的错觉,促使其加大刺激力度,结果是刺激过度。有必要分析固定资产投资、资产价格、消费支出缩减和短期通货紧缩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