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保藏方法对金针菇“上研1号”栽培特性的影响 收藏

不同保藏方法对金针菇“上研1号”栽培特性的影响

Effect of Different Preservation Methods on the Main Cultiv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lammulina velutipes“Shangyan 1”

作     者:王瑞娟 尚晓冬 杨慧 刘建雨 张丹 徐珍 宋春艳 章炉军 WANG Ruijuan;SHANG Xiaodong;YANG Hui;LIU Jianyu;ZHANG Dan;XU Zhen;SONG Chunyan;ZHANG Lujun

作者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农业部应用真菌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201403 

出 版 物:《食用菌学报》 (Acta Edulis Fungi)

年 卷 期:2019年第26卷第1期

页      面:11-17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2[农学-园艺学] 090202[农学-蔬菜学] 

基  金: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卓越团队建设计划和上海市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沪农科产字(2019)第9号] 

主  题:继代培养保藏法 液体石蜡保藏法 液氮保藏法 蒸馏水保藏法 菌种特性 

摘      要:针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种在保藏中难以保持遗传性能相对稳定的问题,以金针菇新品种上研1号为供试菌株,采用继代培养法(C)、液体石蜡法(P)、液氮法(N)和蒸馏水法(W)保藏两年后,观测活化菌丝的生长、液体菌种性能及工厂化栽培性状,比较不同保藏方法对金针菇栽培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液氮法保藏处理和继代培养保藏处理中,活化菌丝生长速度快,菌落浓白、均一;液体菌种成球度、菌球大小和密度等方面均表现优异,液体菌种终止pH在5.9~6.0之间;菌丝分支能力强,锁状联合明显且数量较多。在工厂化栽培中,液氮法保藏处理子实体整齐度好、产量高(每瓶372.67 g);液氮法和继代培养法保藏处理的A级商品菇比例相近,商品性状优良。液氮法与继代培养法保藏处理在两年内均可维持金针菇新品种的栽培特性,但液氮保藏法操作更为便捷,是保藏金针菇品种的稳定、可靠、省力的方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