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铜绿假单胞菌QS系统缺陷对生物膜形成及大鼠肺部慢性感染的影响 收藏

铜绿假单胞菌QS系统缺陷对生物膜形成及大鼠肺部慢性感染的影响

Effects of LasI RhlI Defects on *** Biofilm Formation in Vitro and *** Chronic Lung Infection in Rats

作     者:刘晓岚 宋志军 王立赞 刘海静 王恒壮 陈一强 孔晋亮 陈海荣 蔡双启 

作者机构:济宁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广西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 版 物:《济宁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07年第30卷第2期

页      面:100-103页

学科分类: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主  题:铜绿假单胞菌 群体感应 生物膜 肺部感染 

摘      要:目的研究lasI rhlI基因缺陷对铜绿假单胞菌体外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观察铜绿假单胞菌PAO1野生型及其群体感应系统的lasI rhlI基因缺陷型菌株人工生物膜致病性的差异,了解群感应系统的lasI rhlI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感染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生理盐水-吸痰管系统进行铜绿假单胞菌体外生物膜的培养,3d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PAO1、PAO1 lasI rhlI形成生物膜的情况。从大鼠支气管内直接予以PA(菌种为铜绿假单胞菌PAO1野生型,PAO1 lasI rhlI基因缺陷型)海藻酸盐微菌粒悬液(1×109CFU/mL)攻击,建立PAO1野生型及QS系统的lasI rhlI基因缺陷型菌株人工生物膜肺部感染动物模型。于感染2周后评估各组大鼠的肺部病理学、细菌学的变化。结果3d后PAO1野生型的生物膜较厚,lasI rhlI基因缺陷型菌株所形成的生物膜结构呈薄膜状,明显薄于PAO1野生型。感染2周后,PAO1野生型组的病理学改变和细菌学改变均显著重于lasI rhlI基因缺陷组(P0.001)。结论QS系统的lasI和rhlI基因影响铜绿假单胞菌体外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并且在PA肺部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