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老年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脏器损伤特点的回顾性研究 收藏

老年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脏器损伤特点的回顾性研究

Retrospective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organ injur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burns

作     者:王文盛 向飞 宋华培 张灿 张兵钱 吕艳玲 袁红萍 胡高中 黄跃生 Wang Wensheng;Xiang Fei;Song Huapei;Zhang Can;Zhang Bingqian;Lyu Yanling;Yuan Hongping;Hu Gaozhong;Huang Yuesheng

作者机构: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8 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科重庆400038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院401331 

出 版 物:《中华烧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urns)

年 卷 期:2019年第35卷第3期

页      面:163-16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主  题:烧伤 老年人 死亡率 脏器损伤 

摘      要:目的分析老年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脏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以下称笔者单位)2010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62例入院时年龄≥60岁的严重烧伤患者(男43例、女19例,年龄60~89岁)纳入老年组,将同期124例入院时年龄在18~59岁的严重烧伤患者(男86例、女38例,年龄18~59岁)纳入中青年组。2组患者入院后均按笔者单位常规治疗方案治疗。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如下指标。(1)伤后第1、2个24h的补液量和尿量,入院时及伤后24、48h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乳酸水平。(2)入院时、休克期、伤后3~7d的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总胆红素、血肌酐、氧合指数、血小板计数。(3)病重病危天数及死亡情况。对数据行χ^2检验、成组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校正。结果(1)2组患者伤后第1、2个24h补液量及伤后第2个24h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1、1.307,1.110,P0.05);老年组患者伤后第1个24h尿量明显少于中青年组(t=5.628,P0.05)。(2)2组患者入院时及伤后3~7d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9、0.001,P0.05);老年组患者休克期CK-MB水平明显高于中青年组(t=4.017,P0.05);老年组患者休克期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中青年组(t=6.485,P0.05)。老年组患者入院时、休克期及伤后3~7d氧合指数分别为(371±16)、(263±16)、(228±18)mmHg(1mmHg=0.133kPa),明显低于中青年组的(420±13)、(327±13)、(281±17)mmHg(t=5.650、9.782、4.856,P0.05);老年组患者伤后3~7d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中青年组(t=6.636,P0.05)。(3)老年组患者的病重病危天数、病死率分别长于、高于中青年组(Z=-2.303,χ^2=13.676,P0.05或P0.01)。结论与中青年严重烧伤患者相比,在休克期同等组织灌注的情况下,老年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心脏、肝脏、肾脏、肺脏、凝血系统损伤明显,病情重且病死率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