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穿膜肽Tat以脂筏介导的巨胞饮方式进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收藏

穿膜肽Tat以脂筏介导的巨胞饮方式进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Tat Peptide Enter Bone Marrow Stem Cells Through a Lipid Raft Macropinocytosis

作     者:乔永萍 任磊 王林 王祖勇 张其清 QIAO Yong-ping;REN Lei;WANG Lin;WANG Zu-yong;ZHANG Qi-qing

作者机构:厦门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 

出 版 物:《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年 卷 期:2008年第47卷第2期

页      面:235-23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0836[工学-生物工程] 090102[农学-作物遗传育种]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559)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J0121) 厦门大学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 

主  题:Tat多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穿膜机制 

摘      要:艾滋病病毒的一个富含精氨酸的Tat多肽具有穿膜转导蛋白功能并能介导多种外源性物质进入细胞甚至细胞核.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Tat多肽进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机制.将FITC标记的Tat分别和Alexa Fluor 546-标记的转铁蛋白(笼形蛋白介导的受体内吞方式入胞)、Alexa Fluor 594-标记的霍乱毒素B(脂筏介导的巨胞饮内化方式入胞)同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共孵育.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可观察到在BMSCs中穿膜肽Tat和霍乱毒素B呈点状叠加而与转铁蛋白几乎无叠加,同时在细胞核部位观察到有绿色荧光的Tat,初步表明穿膜肽Tat以脂筏介导的内化方式进入BMSCs而非受体介导的内吞方式.另外,低温(4℃)、破坏ATP、β-环式糊精和诺考达唑内吞抑制剂的使用均可观察到BMSCs内吞Tat的量降低,也间接验证Tat以脂筏介导的内化方式进入BMSCs.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