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滨州256603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滨州256603
出 版 物:《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West China Journal of Stomatology)
年 卷 期:2014年第32卷第5期
页 面:446-44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1HW004)
摘 要:目的研究腮腺再生过程中的肌上皮细胞(MEC)数量及分布的变化。方法 54只Wistar大鼠分为8个实验组和1个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结扎大鼠右侧腮腺主导管,结扎后第14天使其再通,分别于再通后第0、1、3、5、7、10、14、21天获取腮腺组织标本,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再生腺体的组织学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定量分析MEC在腮腺再生不同时间点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腮腺组织于主导管结扎后第14天明显萎缩,多数腺泡细胞消失,导管样结构明显增多;而MEC数量明显增加,主要分布在导管样结构周围。导管再通后,从第3天开始,腺泡细胞明显增加,导管样结构明显减少,同时MEC数量减少,主要分布在新生腺泡及导管样结构周围,导管再通第3、5天时MEC数量下降最为明显;再通14 d后,腺体结构和MEC的数量及分布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MEC的数量和分布在腮腺萎缩后再生的第14天可基本恢复正常,腮腺的再生主要发生在主导管再通后的5 d内。